• 合作热线: 0571-85053011
  • 合作邮箱: 30190510@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旅游频道 > 本地游
清波街道: 传承经典文化
发布时间:2019-09-26 08:28:42 星期四   

清波街道是杭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是清波带给全市人民的一份厚礼。

近年来,清波街道依托南宋皇城小镇的创建,着眼文脉传承,整合历史资源,突出文化的共享和开放,深挖民间文化力量,加快文化产业集聚转型,从传统中提炼时代精粹,成为上城乃至杭州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典型代表。

留住杭州记忆

南宋时这里是皇城根下,在历史上大多数的时间里,它都是杭州最繁华的地段……在许多杭州人心目中,吴山北麓的清河坊有着杭州最美的粉墙黛瓦,这片以河坊街和南宋御街为主轴的老街区保存了市区最完好的清末民初风貌,集中了杭州人耳熟能详的胡庆余堂、四拐角、张小泉旧址、钱塘第一井等众多历史遗存,被誉为杭州历史建筑的博物馆。

熙熙攘攘的河坊街上一段约十米高的白墙总能吸引最多的目光,“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苍劲大字的背后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晚清工商型古建筑群,独特的经营格局保存至今。

从2002年的河坊街正式开街,到2010年南宋御街与市民游客见面,再到南宋皇城小镇创建的开启,清河坊历史街区的开发始终建立在完善的保护基础之上,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不仅在国内掀起了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的浪潮,还树立了保护和开发的榜样。

不仅是清河坊,清波境内的各类历史建筑星罗棋布,辖区共有文保、历保建筑58处,绿树掩映下的杭州孔庙和碑林,南山路上的民国小洋楼,以及闹市中的百年石库门源茂里等等,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形成了杭州最宝贵的城市记忆。

传承杭州文脉

建筑无声,文化有音。在为城市留下珍贵历史遗迹的同时,清波街道一直坚持推动文化的活态传承,结合社会需求和现代技术手段,大力推进非遗、国学等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对今天的许多杭州市民来说,源自清波地区的文化盛宴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节日”。连续举办多届的中国民间艺人节、集聚传统民俗的吴山庙会、文化气息浓厚的清河坊茶会、集中展示宋韵风情的中国南宋文化节等等,为社会大众奉献上了一道道文化的饕餮盛宴。这其中人气最旺的当属南宋文化节,通过一系列活动打造出嘉年华式的体验盛会,为发掘、保护、整合和传播南宋文化资源打好民意基础。

当前清波地区文化传承的形式呈现百花齐放之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最好的注解。比如,位于勾山里的西湖琴社以及河坊街的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目前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18个,包括浙派古琴、胡庆余堂中药、朱炳仁铜雕技艺、方回春堂传统膏方等多个国家级项目。

无论是无形还是有形的文化,在清波都能找到一方发展的天地。街巷深处、商务楼宇里,活跃着一批以西湖国学馆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举办公益展览,组织文化学术活动,开办文化课程,成为各界人士接触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传承国学领域,杭州西湖国学馆可谓独树一帜,集国学启蒙、普及和相关非遗研究保护于一体,在推动学术活动高端化的同时,始终秉持国学普及教育平民化的办学理念。

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机构和场馆逐渐成为清波地区文化大戏的重要角色,活跃在文化传承的第一线。随着刘江艺术馆、杭州宋代玉器艺术馆等一批“民”字头文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许多原本深藏高阁的文化艺术有了与普通人近距离“见面”的机会,丰富着清波的文化元素。

创新文化产业

南山路河坊街口,勾山里一隅,一座闹中取静的青砖小院里藏着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旗舰——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注册资金达30亿元的文化巨头是我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和投融资平台,正积极融入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在重大产业项目、高端专业人才和行业领军企业方面发挥着集聚效应。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清波这片浸润着文化的土地一直是文创事业的热土。随着南宋皇城小镇创建步伐的加快,这种优势越发显露。身处小镇核心区域的清波街道精准定位优势,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通过整合设计、信息、影视等资源,以打造南宋文化体验中心和旅游国际化的先行区为龙头,带动文创与商贸、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让在杭州定都152年的南宋不仅仅是一段如烟的往事,而是真真切切的文化传承。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张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