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热线: 0571-85053011
  • 合作邮箱: 30190510@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会在云和举办
发布时间:2021-06-07 12:08:55 星期一   

6月5日下午,第十五届云和梯田开犁节开幕式后,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云和县人民政府、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主办,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云和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产业振兴学术交流会在和梯田景区“天籁云和”演绎场举办,来自文化、旅游、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梯田文化基因,共话乡村产业振兴。

在创新中保护

“千年云和梯田、古老农耕文明,是云和历史文化的鲜活实证,也是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但耕种作为一种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步,面临着严重的衰退,甚至灭失。如何保护梯田这一农业文化景观,成为当今文化保护传承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议题。”云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建文在交流会上表示,举办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产业振兴学术交流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全球梯田保护与发展联盟智库”取得的成果,共享交流梯田文化资源的价值、保护与科学利用,以此助推乡村振兴。

交流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尚武作了《保护创新乡村的文化价值》主题演讲。张尚武表示,乡村应具备文化自信,通过文创赋能,注重文艺介入,重新认识乡村文化价值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重释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重塑乡村的社会再生产能力,需要把握时代机遇,保护创新乡村文化价值。

在保护中传承

梯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范例。云和梯田开犁节是云和县梅源山区在每年芒种时令启动夏种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去年,云和梅源芒种开犁节入围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填补了二十四节气芒种在国遗目录中的空白。

会上,多位专家就开犁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开了交流讨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厉新建在《云和梯田的价值释放与乡村振兴》主题演讲中指出,云和的核心吸引力在梯田,延伸吸引力在云和的森林、空气、水。云和要以这些吸引物为背景,提升自身的内容生产能力,优化价值释放的载体体系,通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整体性推动当地的乡村振兴。

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红榛以红河哈尼梯田为例,全方位展现了梯田的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实践与探索;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林明水从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失衡、文化生态解构、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3个方面阐释了传统村落在保护中传承的新路径。

在传承中利用

2020年12月,云和梯田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创5A工作迈出实质性关键一步。从最初的籍籍无名,到如今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通过5A景观质量评审,云和梯田旅游的飞速发展辐射带动了大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成为云和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也成为此次交流会上专家、学者们热议的焦点。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英杰作了题为《旅游品牌创建与区域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要把组合良好的优质旅游资源,转化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抓手和引擎,把优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实体转换、设计、规划,形成优质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推动全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秧分从“梯田文化遗产价值与可持续利用”破题,指出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就业本土化与乡村产业振兴;北京建筑大学讲师、博士王婷表示,要在挖掘梯田价值下,追寻最优的“保护式开发过程”。

交流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们与全球梯田保护与发展联盟代表,云和县相关领导,云和各单位、乡镇、街道相关人员,涉农、涉旅企业代表等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来源:杭州网    作者:通讯员 楚楚    编辑:吴燕
分享: